甩茶觀自在_記沙田IVE語文中心甩手賞茶工作坊_第三稿_排版 Flipbook PDF


82 downloads 104 Views 1MB Size

Recommend Stories


P. Miguel Á. Fuentes, IVE
DUC IN ALTUM! ESENCIA Y EDUCACIÓN DE LA MAGNANIMIDAD P. Miguel Á. Fuentes, IVE Hay dos vuelos que simbolizan dos estilos de almas: el de la gallina

Porque. PDF Created with deskpdf PDF Writer - Trial ::
Porque tu hogar empieza desde adentro. www.avilainteriores.com PDF Created with deskPDF PDF Writer - Trial :: http://www.docudesk.com Avila Interi

Story Transcript

甩‧茶‧觀自在──記沙田 IVE 語文中 心梅門甩手‧賞茶工作坊 文:沙語 喝茶為本地人素來生活的一部分,甩茶又何不同呢?現代人 的生活節奏快,工作忙碌、壓力大,容易出現精神和身體健康問 題。李鳯山師父曾語練甩手(又名:平甩)功「每日十分鐘,十年 不得了」,該功出自易筋經與太極拳,簡單易學,動靜兼顧,能 使全身氣血達至四肢末稍,暢通經絡筋骨,不但有效改善各種身 心病症,並且在台灣創造出許多不可思議的醫學奇蹟。近年來, 李鳳山師父結合茶文化,在世界結合茶文化,在世界各地設立梅 門道場,進一步推廣這種簡單有效的健身養生良方。 Document Name 各地設立梅門道場,進一步推廣這種簡單有效的健身養生良方。 Your Company Name (C) Copyright (Print Date) All Rights Reserved

1

中心主管小燕老師說工作坊 籌備已久,希望透過活動令同事 加深對國粹的認識,並促進身心 平衡,從而增強身體抗逆能力; 可惜疫情輾轉,直至三年後的隆 冬,方幸然成事;何況梅門道場 以外舉辦茶會是香港首例,箇中

積極復興茶文化,上山救茶救人,帶

因緣迂迴,彌足珍惜。那時我想

領梅門弟子鍛煉、茹素、發願、行善

,甩茶來得正好,不啻是我們一

,以最誠懇的態度與生長在野外天然

眾老師職工一學期舌耕墨耘的尾

土壤的茶葉交往,並嚴格遵循古法製

聲,也是準備「充電」的良機。

茶,保護生態環境,體現了師父的四 敬心法:「敬心考茶,講究天然;靜

在茶席上坐好後,來自梅門 香港道場的美芳師姐首先讓大家

心製茶、遵古守正;淨心品茶,禪茶 不二;境心救茶,生機無限」。

看一段短片,了解到李鳳山師父 美芳師姐說:師父不但傳授平甩 ,茶氣也是很好的導引,而且強調出 發心更重於功法。席上的野茶源自台 灣高雄六龜,未受到環境與人為的污

2

Document Name Your Company Name (C) Copyright (Print Date)染,保存旺盛的生命力量。人以誠敬 All Rights Reserved

動靜皆宜 靜中靜非真靜,動處靜得來,才是性天之真境。《菜根譚》

喝茶前,梅門的俊人師兄帶領練甩手。甩手是温和的運 動,可站可坐,小孩老人都能做,故人人合適。大家站在大 廳中間圍著圈,擺起架勢,一甩復一甩,節奏不徐不疾,在 師兄的循循引導下,讓身體進入自然放鬆狀態,心中的雜念 亂緖也隨著動作的韻律一個個地被甩開來,心頭逐漸恢宏, 倦意消退,感覺精神起來。美芳師姐說動之覺察,就是讓人 由動入靜的必需過程,透過肢體練習察覺身心,接納自己, 之後的品茶才能做到靜之到味。

3 Document Name Your Company Name (C) Copyright (Print Date) All Rights Reserved

回到茶席,美芳師姐大家在 桌上抽心法──每桌按人數準備好 的精緻書籤刻上李鳳山師父的百 忍心法。我抽到的是:無怨忍── 性本清凈,無煩惱。無煩惱,也 是,活在當下,令人有撥雲撩霧

襌茶合一 見青天之感。 茶與禪自古關係緊密,禪修與飲茶兩者相似的是,讓人意識到每個 瞬間都是獨一無二的,應當細細品味與重視覺察。《心經》以「觀自在菩 薩」為起始,彷彿是佛 陀要我們每一個人,透 過當下的覺察,喚起自 己在此這本然就是完美 的事實(自在),因而這 種覺察才有意義。聖嚴 的心理執著,讓自己內心歸於平靜,才能感受到「自在」的美好。 法師說:放下自以我是

4 Document Name Your Company Name (C) Copyright (Print Date) All Rights Reserved

美芳師姐在泡茶前,先拿一點野茶倒在茶荷上給大家觀賞。 梅門義工將茶葉送到各人 近前,茶葉捲曲緊結,枯 枝連理,色澤深褐近似墨 黑,牽帶著一股土壤原生的氣味,野茶樹在山巖為基底的土壤自然生 長,茶氣十足。茶葉在師兄師姐嫻熟從容地緩緩倒進茶壼,發出沙沙 聲響,彷彿大自然在耳畔低語,茶葉中被封存著的生命能量,留待沸 水將它們給釋放出來。

梅門七道茶脫胎自盧仝的《七碗茶歌》,並由李鳯山師父加以改 良,親譜「本→活→定→合→密→沉→照」七道心法,以配合現代人 的需要。美芳師姐解說先聞茶香後喝茶,喝茶時人閤起眼睛,並不言 語,然後從鼻孔、口腔、喉嚨、頭部逐次以至臟腑,觀察身體的反 茶湯清澈明亮,深黃近紅,閉目啜 應。好的茶氣醇厚平和,味道細膩而後勁綿長。 飲,入口驟現微澀,瞬即轉為甘潤。茶葉 反覆沖泡了七次,神奇的是口感依然圓 滑,餘韻悠長;而茶氣穿透消化器官,像 吸納了山川的靈氣,最後在心腹部温暖地 包覆停留。茶自古有醫療保健作用,好茶 Document Name Your Company Name (C) Copyright (Print Date) All Rights Reserved 可令人神清氣爽,心情舒暢,果真如此!

5

七道茶間,伴有美芳師姐對梅門「以茶入襌」的精妙解說。其中有 一句說茶湯順口與否,端看品茗者的觀感, 「順與不順,是現在的狀 態,也是最好的狀態」。你的心境決定你看到了什麼。師姐一語,彷如 醍醐灌頂。

茶會到最後奉上的是小食三件,其中兩款顏色黑白相間,彷彿太極 陰陽,師姐說這是梅門弟子眼中的「相見歡」,點心甜鹹參差,無論先 後,終究是平衡的味道。小食的味道漸漸從嘴裏褪去,舌底生津,涎沬 中竟混夾著清香淡然擴展開來。

「花繁柳密處,撥得開,才是手段;風狂雨急時,立得定,方見腳 跟」要擁有健康身心不需要太複雜,無論每天的日程多麽忙碌,也許從 簡單日常的平甩和喝茶就可以輕鬆上手。身體康健,心境寬闊,何時何 處都是自在人。

6 Document Name Your Company Name (C) Copyright (Print Date) All Rights Reserved

7 Document Name Your Company Name (C) Copyright (Print Date) All Rights Reserved

8 Document Name Your Company Name (C) Copyright (Print Date) All Rights Reserved

Get in touch

Social

© Copyright 2013 - 2024 MYDOKUMENT.COM - All rights reserved.